“战吗?战啊!
以最卑微的梦,
致那黑夜中的呜咽与怒吼。”
疫情全球蔓延
青年之担当,是以“毅”战“疫”
面对疫情
思政教师有话说
郑宇莹:
疫情期间,刚好读到一篇散文《我在》,书中有:“树在,山在,大地在,岁月在,我在,你还要怎么样更好的世界。”疫情期间,生活不免有些慌乱,但是还好一切都在:强大温柔的祖国在背后,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战士在身前,可亲可爱的亲朋好友在左右。不用亲临战场的我们,在这段“停下来”“慢下来”的时间里,更多的去学习和思考,学习前线的处变不惊,舍己为人;思考自己的过往规划自己的未来,用坚定的信心和明确的理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把聚光灯打在人生的当下,定将不负韶华、不负使命。
彭志勇:
美国因疫情死亡90几万生命的时候,在他们的第一教堂敲了900下丧钟,整整敲了一个半小时!瑞典很早就宣布说他们战胜疫情了,实际情况是,他们每天还在死100多个生命!他们真的有控制住疫情了吗?解决疫情的问题了吗?用他们自己数字可以证明真伪!我们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所以绝不允许有这种为了经济躺平的情况发生。我们对一些地区采取封控措施,经济的暂停键按下来了,也许老百姓生活会苦一点,但总比没有生命健康保障来的好!共产党领导的抗疫措施对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说是好事!我们没有理由不拥护和支持!
邢尕燕:
一个国家是否强大,就要看当国家面临困难时做出的判断和指引,困难没能把我们压倒,反而让我们变得强大。每一个时代都有不同的英雄,我们看到奋战在一线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在核酸检测点忙碌到汗流浃背的志愿者们,自愿24小时为医护人员送餐的餐馆老板·····思政课教师要讲好中国抗疫故事,将抗击疫情中表现出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担当及时传递给学生,激发他们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担当。
黄洪萍:
疫情防控期间,挥思想政治引领效应,充分利用思政课堂与新媒体,加强正面宣传,积极传播正能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严峻形势,普及疫情防控健康知识,引导学生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从“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角度介绍我国疫情防控原则,呼吁南洋学子同心抗疫。号召同学们守护自身安全,做落实防疫的“行动者”,踏实努力学习,做自我提升的“示范者”,科学应对疫情,做正能量的“传播者”,主动担当作为,做抗击疫情的“践行者”。
王晨:
疫情之下,思政课的意义更为凸显。思政课教师要将教学内容与中国故事有机结合,与时代同频共振,把教案书写在抗“疫”一线,在思政教学与社会现实之间实现高度耦合,深度挖掘中国人民在疫情防控中的动人故事。不仅要使学生学会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看待问题、进行实践,更要使他们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增强对党和国家的认同。
陈芬:
疫情防控中的丰富素材蕴含着许多思政元素,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思政课教师不仅要在学术方面精深自己的学养,还要在重要历史节点发挥思政课教师立德树人的使命担当,牢牢把握育人契机,做好疫情防控的答卷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志存高远、发愤图强的可靠接班人。
胡林娜:
把伟大抗疫精神融入各门思政课教学,着力挖掘疫情防控工作中的育人元素,充分利用“战疫情”的现实教材开展思政课线上教学。深入挖掘抗疫英雄的先进事迹与感人故事,瞄准学生的思想共鸣点、情感触发点,以榜样感召人、带动人,真正实现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爱感人的效果。
林峰: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难时刻,在疫情面前,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中国抗疫斗争的伟大实践,有力彰显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执政理念。面对近期疫情高发、复杂严峻等形势,目的就是利用“抗疫”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告诉学生疫情之下,没有人可以成为“局外人”,每个人都是参与者与战斗者,让学生明白作为普通人虽然无法像“大白”一样在一线救死扶伤,但却可以做好自己,改变不良卫生习惯,回归科学理性的生活方式,这是对防疫最直接、最有力、最有效的支持。
李惠强:
疫情防控有条不紊,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体现了中国人民群众是人民事业的缔造者,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自从决定在千万人口的武汉市开始实行封控起,中国共产党以强大的政治担当,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责任感,顶着重大压力,开创性地做出疫情防控措施,为全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工作探索出切实有效的方法和路劲,也给全世界各国在做好疫情防控提供了最为宝贵的参考经验。有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我们师生除了配合做好各项防控工作外,更应积极行动起来,立足现在,珍惜机会,共同做好当代高校的教与学工作。
江冰心:
现在的疫情,战争,空难仿佛都在提醒着我们,最宝贵的就是平安和健康,好好珍惜我们身边的人,家的强大,人民群众力量的强大,听从国家和领导的安排。在疫情期间保护好自己就是对国家最好的贡献。待春暖花开之时,我们一同庆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