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我校案例入选福建省新时代党建优秀案例初选名单!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2-03-18浏览次数:721


3月17日,人民网公布了福建省新时代党建品牌、优秀案例征集活动初选名单。我校报送的案例《六创,让民办高校党建工作与新时代共进》成功入选!

作为全省民办高职和厦门市管高校唯一的全省首批党建示范点培育单位,我校党委围绕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凝聚全体师生党员的智慧和力量,不断提升学校党建工作质量,助力学校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创设学工微信平台,让党建时刻在线

2013年9月,为适应新媒体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趋势,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服务和联系学校全体师生,党委学工部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创设学工部微信平台(nyxgc123)。微信平台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以信息交流便捷化、信息发布多样化、传播范围广泛性的特点,立即引起了广大学生的关注,开辟了学校党建思政工作新平台,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即时通”、 学生教育管理“接地气”、沟通交流管理“心连心”、会议文件材料“无纸化”。 2014年6月,《厦门日报》以“南洋学院学生工作挺进微信时代”为题,高度评价微信平台“紧跟时代节奏”“教育形式新颖”“思想政治教育无处不在”。2014年7月,学工微信平台被厦门市委教育工委评为“十佳党建品牌”。2014年11月,《创设学工微信平台,探索党建与思政工作新途径》被教育部思政司、全国民办高校党建研究会评为“第三届全国民办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特等奖”,学校成为教育部思政司牵头组织的该项评审活动开展以来福建省唯一获得特等奖的民办高校。2019年6月,“南洋e家”微信平台荣获全国民办学校首批党建特色建设项目。

(二)创立党委教师工作部,让党建引领教师发展

2017年5月,学校在福建省高校中率先成立党委教师工作部,着力加强教师队伍的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争当“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党委教师工作部完善顶层设计,与学校教师发展中心合署办公、协同发力,把教师队伍师德师风的“红”线建设与专业提升的“专”线建设统筹规划,构建教师“红专”发展生态。党委教师工作部牵头修订完善《厦门南洋职业学院教师手册》,突出师德一票否决;组织开展“四有”好老师“红专”规划活动,引导45周岁以下教师(含辅导员)设计3-5年“四有”达标计划;组织遴选“南洋学者”“最美教师”,给予专项奖励;组织全校35岁以下青年教师、辅导员及行政管理人员参加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的“师德”专题网络培训;组织开展“我为学校发展比贡献”教师党支部立项活动;多次组织全体教师党员到厦门同安军营村、白交祠村,“重走习总书记走过的路,重温习总书记的叮嘱”;深入开展“教师党员带头关爱学生”,教师党员“一二三”挂钩联系活动,带领学生创建文明课堂、文明宿舍,引导学生成长成才。党委教师工作部对教师评聘职称给予指导帮助,帮助解决教职工子女入托入学问题,协助符合条件的教职工申购经济适用房;组建党员教师合唱团,唱响红色赞歌;组建以党员教师为主力的气排球队,丰富教职工的文体生活;完善一整套人文关怀政策,做到教职工婚丧嫁娶有扶助、重病有探望、节日有慰问、平时有关怀,教职工的归属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在党员教师的带领下,一大批师生在学校迎评建设、文明创建、教学改革、社会服务中创先争优,逐步形成一种新型的分类培养激励机制,进一步提振了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三)创新红色教育平台,让党建传承红色基因

学校高度重视红色基因的传承,成立马克思主义读书社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书社,把党的光荣传统、优良作风,与立德树人的办学实践、教育教学改革和事业发展相结合,让党的宝贵经验和精神财富彰显新的时代价值,焕发新的活力,进而助力学校发展。2018年7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书社被福建省委教育工委遴选为“重点扶持建设读书社”。一是红色基因“融”进课堂来。党员教师将红色基因融入日常教学,融入职业技能大赛,以红色基因为主题设计中餐主题宴会竞赛项目,夺得2018年福建省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二是红色足迹“走”起来。学校团委2016年5月成立“寻觅红色足迹”小分队,立足学校周边红色资源,“红色基因,我们传承”主题系列活动被厦门电视台、《厦门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寻觅红色足迹,发扬革命精神”在福建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中获奖。2017年,“红色基因,我们传承”主题教育活动项目被列为厦门高校“三爱”主题教育活动十大重点扶持项目。三是红色精神“请”进来。学校党委承办厦门市“红船精神 永放光芒——中国共产党创建史图片展”,承办由厦门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主办的“传承红色基因,汇聚强军力量”大型文艺演出,把红色精神“请”进校园。四是红色主旋律“唱”起来。学校成立合唱团、经典诵读社团,每年举办纪念“12·9”合唱比赛、“4·23”世界读书日诵读会,参加教育部门举办的各类红色纪念活动和经典诵读竞赛活动。2015至2018连续四年,选送的《映山红》《中国自豪》等合唱作品在福建省教育厅举办的大学生合唱节、大学生“牢记历史 唱响主旋律”等合唱比赛中均荣获甲组二等奖。

(四)创建勤工助学平台,让党建提升育人成效

学校党委加强勤工助学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育人功能的研究和实践,打造党建思政工作新载体。2003年就在厦门市高校中率先成立勤工助学服务中心,建立专兼职指导教师队伍;同年,出台《厦门南洋学院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实施办法》;完善《厦门南洋职业学院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实施办法》,对专业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勤工助学过程中积极担负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崇高使命做了规范和要求;将勤工助学纳入大学生素质拓展学分,对学生纪律观念、诚信意识、责任意识及道德意识等做了进一步规范,学生在校期间勤工助学的参与率超过90%。目前,勤工助学已成为厦门南洋职业学院党建思政工作的重要平台,已初步达到了“济困”和“育人”的双重功效。2018年6月,《创新勤工助学,探索新时代立德树人人才培养新模式》获得福建省职业教育成果二等奖,《创新思政教育模式增强勤工助学育人功能的研究与实践》被推荐参评第五届全国民办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2020年11月,《中国教育报》、“学习强国”平台宣传报道学校教师培养的学生成了职场“香饽饽”。

(五)创建公寓党工委,让党建“走进”学生宿舍

学校党委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在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学生公寓管理中的先锋模范作用,2014年3月在学生公寓服务中心设立公寓党工委,以6栋学生公寓楼为单位,成立了6个楼栋党支部,形成了“一个工委、六个阵地”的工作格局。楼栋党支部的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利用自身“一种身份、多个角色”的优势,既发挥着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带头作用,又扮演着“宣传员”“信息员”“助理员”“联络员”“服务员”等五个角色,协助做好公寓日常管理和安全稳定工作。楼栋党支部对楼栋内学生入党、评优评先、奖助学贷拥有“一票否决、四项考核”权,协助院(系)党组织考核学生在公寓的生活作风、宿舍内务卫生、宿舍安全工作、宿舍文明礼仪等方面表现。设立学生公寓党工委,让党建主动“走”进学生公寓,实现了大学生党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向学生公寓的延伸,实现了党建思政工作在校园内的全覆盖。2015年,《新时期民办高校学生公寓党建工作探索》荣获全国民办高校党建和思政工作优秀论文一等奖。

(六)创建省级文明校园,让党建助推立德树人

2015年起,学校党委将创建省级文明校园融入学校中心工作、校园环境美化、学校课堂教学与实践、校园文化与社会服务等方面,持续推进生态学校建设,除以“一湖一园”打造校园生态圈外,还紧密结合“美丽厦门”战略,通过绿化、净化、美化、海绵城市改造等措施优化校园生态环境,开展“美丽南洋大家拍”“我为创建文明校园作贡献”“垃圾不落地、南洋更美丽”“文明课堂、手机入袋”“三爱三节”“五早四走进”等多项创建工作和活动。定期开展各类安全稳定教育宣传活动,落实意识形态、安全稳定等责任制,提高师生文明素养,促进学校安全和谐稳定,被授予“花园式单位”“4A级平安校园”“2015-2020年4A级社会组织”“5A级平安校园”等荣誉称号。学校党委书记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筹备和服务保障工作中表现优秀,获得由福建省委、省政府颁发的荣誉证书;2018年7月,学校被福建省委省政府表彰为高校“首届省级文明校园”,成为厦门市唯一入选的民办高校。

学校党委凝心聚力创新“六大平台”,建立既能发挥党组织政治功能、又能体现民办学校优势的体制,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致力“办一所负责任的职业大学”,紧贴中心抓党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让党旗在民办高校高高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