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由求是《小康》杂志社主办、贵州省人大常委会《人大论坛》杂志社和贵州城市职业学院承办的第二届乡村振兴论坛暨民办高等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贵阳论坛在贵州城市职业学院举行。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贵州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郭锡文,中央宣传部原副部长、第十三届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王世明,原卫生部部长、国务院原副秘书长高强,国务院研究室原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侯云春出席。我校董事长、校长鲁加升应邀出席活动并作典型发言。
此次论坛旨在凝聚各方智慧和力量,支持“技能贵州”建设,发挥民办高等职业教育促进乡村振兴的特殊作用,创造西部地区技能型社会建设的“贵州经验”,助力贵州在乡村振兴中开新局。

论坛上,我校董事长、校长鲁加升围绕“民办高校——乡村振兴的希望”这一主题作典型发言。他指出民办高校是乡村振兴人才的摇篮,而民办高职院校更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职业教育应尽社会责任,办有质量、有特色、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实现中国梦奉献南洋力量。他表示,走好乡村振兴之路,一是要依靠高职院校输送人才;二是要有所选择。把该留的村庄保护好,将没有保留价值的果断放弃;三是要避免造成新的浪费。由于农民的局限性,乡村改造不能完全由农民自助完成,需要专家指导帮助,进行创意、策划、设计;四是要为农民做好示范与样板;五是要加大乡村振兴骨干和管理人才的培训与提升;六是要与旅游、文化创意、农产品流通结合起来;七是要加大农民的培训力度。在职业院校设立一批现代农民学院和乡村振兴学院,打造一支高水平新农民、职业农民、农业工人;八是要成为健康养老的新天地、城市青少年的研学基地、城里人的好去处;九是要处理好大生产与农户生产的关系;十是要加大新型农业机械的研发与生产。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基于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近几年,南洋学院依托教育和人才资源优势,聚焦乡村振兴、社会服务目标任务,肩负起高校服务社会的重要使命。在山西繁峙设立厦门南洋学院乡村振兴学院,走进南安市向阳乡“共学七一讲话精神,共话乡村振兴”,为我国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和人才保障。艺术设计学院与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闽清站、厦门市同安区莲花镇军营村、云水谣云水古道写生基地、多家老字号签约合作,丰富了地域产业的品牌形象,用设计为乡村建设赋能。未来,南洋学院必将激发新活力,成就更多学子,帮助农村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实现民族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