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开展2021年度新教师研习班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1-09-02浏览次数:777

8月31日、9月1日,正值新学期开学之际,我校组织开展2021年度新教师研习班。88位新入职员工参训。



集中研训由“初识南洋”“教学锦囊”两个主题组成,内容囊括南洋发展历程、机构设置及职能、教师成长阶梯、党建师德、教学基本功、教学规范、教学语言、教师仪态、课堂组织与管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职业生涯规划等,有针对性地提升新教师教学能力和职业素养。形式多样,专题讲座、主题沙龙、情景演练、经验分享等相结合。

“第一课”由党委书记施水成为新员工讲授《党建引领教师红专发展》,详细介绍学校党建师德建设情况、做法和成效,阐述学校依托党委教师工作部,构建教师红专发展新生态,铺设教师四有成长道路,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他期望新教师做好红专规划,共同推动学校党建思想工作再上新台阶。




“初识南洋”主题


工会主席何卫华研究员讲授《南洋发展历程》,讲述南洋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精的成长故事,寄予“十四五”规划期间再续辉煌的美好愿景。



副校长兼教务处处长钟石根教授讲授《南洋教师“五个阶梯”培养与发展》,解析教师成长阶梯培养计划,为新教师指明未来发展之路,鼓励教师要在学习培训中持续提升专业能力。



校长助理兼党政办主任李振杰副研究员以“风正一帆悬”引入“南洋机构设置及职能”主题,围绕南洋文化、组织机构、制度建设、发展平台等方面展开详细释疑。外国语与旅游学院丛义霞、徐惠烨两位老师带领新员工观光校园,参观校史馆、实训楼、教学楼,初步认识南洋。




“教学锦囊”主题


人文社科学院王晨副教授讲授《高校教师的“徳”与“风”》,鼓舞新教师要努力成为“四有”好老师,坚守师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外国语与旅游学院李芹副教授讲授《如何备好一门课》,她以英语课程教学改革为例,演示如何备“用心”、备“需求”、备“包容”、备“拓展”、备“创新”。学前教育学院院长许智坚教授讲授《教师基本素养》,他强调教书育人是教师之本,职教教师必需具备积极的教学态度、扎实的专业知识、过硬的教学能力,还要将理实结合、因材施教。教务处副处长陈雪红讲授《教学材料规范》,详细介绍教学材料的标准,以及如何做好日常教学规范。外国语与旅游学院执行院长崔筱力副教授采用情景演练的形式,充分诠释一名合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行为和仪态。人文社科学院滕春玉副教授以主题沙龙形式,带领新教师集思广益解惑如何面对课堂上那些“熊孩子”。学前教育学院刘阳副教授利用学习通演示如何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人文社科学院黄文革副研究员开展“玩玩教学语言艺术应用三字经——‘清’‘情’‘晴’”,带领新教师觉察习以为常语言问题、觉醒课堂教学语言资源、觉悟教师语言艺术张力。信息工程学院兼航空机电学院院长侯红科副教授、艺术设计学院刘艳艳副教授分别就个人经历和经验,分享自身在南洋的成长路。



“最后一课”由董事长、校长鲁加升教授讲授,他以“初见、热爱、用心、学习”八个字激励和鼓舞初入南洋的新员工,他对新员工寄予殷切嘱托和美好希冀,希望每一位“新南洋人”能够爱校、爱生、爱岗,把每个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不忘初心,持续学习,期待我们新员工能够成为有教育情怀的工作者。



课后,为增进新员工间交流互动,我校在活动中心开展了新员工联欢晚会。



据悉,新教师研习班是面向新员工开展专业化的能力提升培训,旨在使新员工融入南洋文化、胜任教学工作,激发新员工的发展意愿和精神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