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 | 几代人的教育复兴梦 —— 传承爱国华侨精神 发展南洋教育事业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1-07-01浏览次数:713

本周开始,小编将为大家陆续推送“党恩记心中,建功在南洋”征文大赛获奖作品。今天与大家见面的作品是本次征文大赛林丹老师的《几代人的教育复兴梦——传承爱国华侨精神 发展南洋教育事业》。


100年前,有一个铿锵的声音在八闽大地上回荡——“今日国势危如累卵,所赖以维持者,唯此方兴之教育与未死之人心耳。”“民心不死,国脉尚存,以四万万之民族,决无甘居人下之理。今日不达,尚有来日,及身不达,尚有子孙,如精卫之填海,愚公之移山,终有贯彻目的之日。”

集美小学、集美中学、师范、水产、航海、商科、农林等校和厦门大学随之而诞生!

他就是厦门集美人,著名的爱国华侨领袖、教育家,被毛泽东主席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陈嘉庚先贤。

20年前,15位风华正茂的爱国华侨、海外留学高级知识分子和企业家,怀着一颗同样的赤子之心,来到美丽温馨的海上花园城市厦门翔安,没有豪言壮语,没有轰轰烈烈,却实实在在地白手起家,建起了“厦门南洋职业学院”。

他们的名字闪耀在南洋的校史上,传颂在当今中国的教育界。他们是——鲁加升、林志民 、潘恒曦、赵小玲、向南、张宏、 张博、 黄沈滨 、张少剑 、李四海、董纯利、曹树声、鲁政、叶军君、谭春。

从陈嘉庚实务办学教育兴国到鲁加升等海内外热心教育的15位学者、企业家创办厦门南洋职业学院,相隔将近一个世纪的菁英们,怀着教育兴国、中华复兴的梦想,传承者一个共同的事业——为中国教育的发展倾其所有,尽其所能!

尽管年代不同,尽管办学的层次和内容不同,100年前的兴学与20年前的创举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为了中国的教育,为了民族的复兴。

如果说,100年前的陈嘉庚“毁家兴学”、救国救乡,为的是让中国人站起来!用他自己的表述是,“如果终日只知赚钱,不知救国,纵然发了财,但是做奴隶、做亡国奴,发了财有什么用? ”。他表示,吾虽不是共产党员,也只是赚了一些钱,但办教育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和共产党目标相同。

那么今天,我们创办南洋职业学院为的就是高等职业教育,为的就是与国际职业高等教育接轨,让中国的“蓝领教育”不再落后于人!

纵观南洋的办学宗旨,我们在二十年的办学实践中,笃信“六个坚持”治学方略:坚持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坚持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的创新,坚持以质量和特色取胜,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办学,坚持党对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坚持走现代化、国际化、开放式办学之路。我们拥有信息、机电、经济管理、艺术设计、外国语与旅游、建筑工程、人文社科学院七大学院;开设学前教育、社会体育、酒店管理、无人机应用技术、工业机器人,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物联网应用技术、机电一体化、工程造价、服装设计、音乐表演等40余个专业,涵盖土木建筑、电子信息、财经商贸、旅游、文化艺术、装备制造等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形成了先进制造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与管理、文化艺术、土建、财经、商贸等专业群。

复兴中华大业,教育是坚强的基石。中国高精尖教育人才不可或缺,但是国之重器也离不开“工匠精神”,离不开专业高等教育的能工巧匠。众所周知,西方以德国的专科高等教育最为专业,其高等教育的明确分工和“蓝领高教”的支撑着发达的制造工业。而今,我们南洋人的教育理念和坚守,就是要填补高等专业职业教育之不足,迎头赶上发达国家的高等职教,为国培养更多的“蓝领精英”。

展开南洋的办学画卷,一组组令人傲娇的教学科研成绩扑面而来——全国职业教育杰出校长、福建省“职业院校名校长”,省级专业带头人6人、省级教育评估专家6人、福建省青年科研创新人才1人、厦门市青年创新人才3人、国外高校访问学者2人,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国家专利55项,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咨询报告51项,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110余部,编写全国首套橱柜专业系列教材6部,立项各级各类课题143项。

推行校企合作与闽台“校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学历教育与证书教育双轨教学,毕业生获取“双证书”比例近90%。努力与境内外接轨,与昆明、济南、南京、杭州、台湾、美国、加拿大、新加坡、英国、澳大利亚等几十所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学生在校修完相关课程后,符合条件的可到海内外合作院校继续深造攻读学士、硕士。20年来南洋为社会输送了4万多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生获全国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二等奖5项,多次荣获全省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

2021年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 餐厅服务赛项一等奖3项课题成功入选“优质网络课程案例”,南洋学子在多项技能竞赛中喜获佳绩;运筹帷幄、沙场点兵——南洋代表队喜获沙盘模拟一等奖;南洋代表队喜获“现代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赛项二等奖;南洋学子喜获“福建省大学生自强之星”荣誉称号……

南洋官网新闻捷报频传,南洋教育硕果累累,南洋学子人才济济。

“南洋精神,天天向上”!传承爱国华侨精神,发展南洋教育事业。100年前的先贤仁人志士为中华崛起而奋斗,100年后,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民族百年复兴的重要历史节点上,南洋人正在以“天天向上”的精神,为中国的强盛、民族的复兴、人民的幸福而不懈努力奋斗!